2011-03-23 09:18: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1回頂部 豆漿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食品,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中醫的傳統理論中,豆漿的屬性是這樣的—— 性味:甘、平、無毒。 歸經:入胃、肺。 功效:補虛,清熱,化痰,通淋,降血壓,利大腸。 主治:身體虛弱,營養不良,肺痿肺癰,口干咽痛,小便不通。 豆漿VS牛奶 營養大比拼 維生素:豆漿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B1高于牛奶 礦物質:豆漿中的鉀、鐵、鈉都明顯高于牛奶 鈣、磷:豆漿中的鈣、磷含量低于牛奶 糖:豆漿中的糖略低于牛奶 膽固醇:豆漿中不含膽固醇,牛奶中含有膽固醇 乳糖:豆漿不含乳糖,牛奶中含有乳糖 豆漿的4大特點 1.豆漿適合肥胖寶寶代替牛奶食用 豆漿對肥胖寶寶來說,比喝牛奶更有利健康,因為大豆血糖指數為15%,而牛奶為30%。但是,如果是生長發育時期的寶寶,對脂肪的需求量還是很大,不建議用豆漿代替牛奶給寶寶喝,最好牛奶、豆漿都喝。 2.豆漿適合對乳糖過敏的寶寶食用 牛奶含乳糖,在亞洲黃種人中有70%的人不吸收乳糖,而豆漿含寡糖,它100%被人體所吸收。 3.豆漿可以增強寶寶抵抗力 豆漿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甙、卵磷脂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這些物質具有增強寶寶免疫力的功能,另外,豆漿里還含有5種抗癌物質。 4.豆漿不能完全代替牛奶 豆漿與牛奶蛋白質質量相等,鐵質是牛奶的5倍,而脂肪不及牛奶的30%,鈣質只有牛奶的20%,磷質約為牛奶的25%。所以不宜用它直接代替牛奶喂養小寶寶。 2回頂部 孩子飲用豆漿一定要躲開九大“禁忌” 1、忌不徹底煮開 因為生豆漿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質,未煮熟就飲用,會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豆漿不但必須要煮開,而且在煮豆漿時還必須要敞開鍋蓋,這是因為只有敞開鍋蓋才可以讓豆漿里的有害物質隨著水蒸氣揮發掉。 2、忌沖入雞蛋 因為雞蛋中的黏性蛋白(雞蛋清)會與豆漿里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使雞蛋和豆漿均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 3、空腹飲豆漿 最好不要讓寶寶空腹飲豆漿,豆漿里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化掉,營養成分不能被寶寶充分吸收。 4、忌放紅糖 紅糖里有機酸較多,如醋酸、乳酸等,它們能與豆漿里的蛋白質和鈣質結合,產生變性物及醋酸鈣、乳酸鈣等塊狀物,這不僅有損豆漿的營養價值,而且也影響豆漿里所含營養素的吸收。 5、忌用保溫瓶儲存豆漿 把豆漿裝在保溫瓶內,會使瓶內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大量繁殖,3~4小時后,就會使豆漿變質。 6、忌與藥同飲 有些藥物如紅霉素等抗生素類藥物會破壞豆漿里的營養成分,甚至產生副作用,危害健康。 3回頂部 7、豆漿性質偏寒,消化不良、嗝氣和腎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漿 由于豆漿是由大豆制成的,而大豆里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屬于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風癥狀、乏力、體虛、精神疲倦等癥狀的虛寒體質者都不適宜飲用豆漿。 另外,豆漿在酶的作用下能產氣,所以腹脹、腹瀉的人最好別喝豆漿。另外,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 8、常喝豆漿注意補鋅 豆類中含有抑制劑、皂角素和外源凝集素,這些都是對人體不好的物質。對付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將豆漿煮熟,長期食用豆漿的人不要忘記補充微量元素鋅。 9、豆漿一定不要與紅霉素等抗生素一起服用 因為二者會發生拮抗化學反應,喝豆漿與服用抗生素的間隔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以上。 專家認為,在提高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眾多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保證孩子獲得足夠的滋養大腦神經的物質,以促進語言中樞的正常發育。 蛋白質是腦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腦干重量的30%—35%,在促進語言中樞發育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孕婦蛋白質攝入不足,不僅使胎兒腦發生重大障礙,還會影響到乳汁蛋白質含量及氨基酸組成,導致乳汁減少;嬰幼兒蛋白質攝入不足,更會直接影響到腦神經細胞發育。因此,孕婦及嬰幼兒要保證攝食足夠的優質蛋白質食物。而大豆蛋白不僅不含膽固醇,更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并且配比均衡,非常適合人體需要。但人體對大豆蛋白的吸收率是和食用方式有關的。其中,干炒大豆的蛋白消化率不超過50%,煮大豆也僅為65%,而制成豆漿,蛋白消化率則高達95%左右。因此,每天喝一杯豆漿,對于優質蛋白的攝取真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好方法!(圖片來源于CFP)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