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頂部 1、什么是體內生態環境? 在人體內有許多細菌,既有好的(也叫益生菌)也有壞的,主要生活在腸道的各個角落,形成體內生態環境。好菌與壞菌總是處于“冷戰”。正常情況下,益生菌占優勢。如果出現食源性污染、藥物濫用等現象,益生菌的優勢地位就會受到威脅,壞菌乘機繁殖,導致體內環境惡化。0-7歲兒童體內環境極不穩定,常因體內環境惡化而導致自身抵抗力下降,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 2回頂部 2、兒童體內環境的“殺手” ·濫用藥物(特別是抗生素) ·非母乳喂養 ·飲食無節制 ·食用殘留農藥的蔬菜水果 ·疾病 ·濫用抗生素是破壞兒童體內環境的罪魁禍首——抗生素在殺滅病菌的同時也會損傷益生菌。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 3回頂部
3、濫用抗生素對兒童一生健康所造成的傷害 ·不足6個月便使用抗生素的幼兒,5歲以后患哮喘的概率,是同年齡小孩的3倍。——英國哮喘病學專家沃特克教授研究發現 ·沒有服用抗生素的兒童重返醫院的幾率是29%,而服用抗生素的兒童的重返幾率是44%。——美國某醫院兒科的統計資料 ·由于抗生素濫用,導致體內環境惡化。過去20年間,歐美、日本、臺灣、香港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兒童免疫系統疾病(過敏性疾病)增加了5倍以上,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臺灣小兒科醫學會報道 愛心提示:抗生素仍然是當今治療細菌感染的最有效藥物之一。如果一昧拒絕抗生素治療,很可能因延誤而使病情惡化。用抗生素后應及時補充益生菌。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