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7 12:22:5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雞蛋也有假?雞蛋與雞無關,完全由化學物品合成,而且能夠以假亂真,確實讓人不得不佩服造假者創造“人造假雞蛋”的“智慧”。昨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曝光了人造假雞蛋的騙局,詐騙公司以教授人造假雞蛋技術為名,收取高額培訓費。一起來看看人造假雞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吃假雞蛋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人造假雞蛋的危害 也許有讀者是第一次聽到人造雞蛋,事實上,人造雞蛋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已經有10多年“歷史”了。一直以來,全國各地都有“培訓基地”,這些人造蛋遍地開花,甚至在香港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人造雞蛋有什么危害呢?首先是沒有真雞蛋的營養價值。更嚴重的是,由于它是由化學物品制成,長期食用會造成大腦記憶力衰退,令人癡呆。 從技術上講,假雞蛋的造假術也越來越高明,以高超技術造出來的假蛋甚至比真雞蛋還像雞蛋。鑒于人造蛋技術太過“神奇”了,我們不妨多花一點篇幅來看看人造雞蛋的誕生過程。下面是一位記者的“學習”經歷,從中可以領略到造假者的“精湛技術”。 2005年初,廣州一位記者為了揭開假雞蛋的制造內幕,交了560元學費以及69元道具費,進入一家“假蛋學堂”,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培訓。 人造假雞蛋的生產過程 第一天,“導師”首先示范制造蛋白,只見她小心冀冀地將一些粉狀的“海藻酸鈉”放在天平上量重(據“導師”介紹“分量不能錯,所以要關風扇進行”,其細致程度與專業人員做實驗有得一比),然后將其倒入一盆溫水內,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約一個半小時后,一盆晶瑩剔透的蛋白物體呈現眼前。繼而,“導師”將少量化學物品“明膠”,用水拌勻后倒入蛋白中繼續攪拌。“導師”介紹說“明膠可以令蛋白的濃度適中,但因長時間攪拌會產生好多氣泡,要等十個小時才能散得完”,所以第一天的“課程”結束。 第二天早上,“導師”再把適量的“酸鈉脂”、“苯甲酸鈉”、“鄰甲基纖維素”及“白礬”等化學品一起混入頭天制好的蛋白中,3小時后,“蛋白”部分正式完成。 接著“導師”開始教造“蛋黃”。所謂“蛋黃”就是將檸檬黃色素加入之前制好的蛋白狀物體中,攪拌幾下就變成了鮮黃色。 至于假蛋如何化作蛋形,其中奧妙,原來全是靠一個塑料模具以及含有“氯化鈣”的“神仙水”。塑料模具有兩個凹位,一個橢圓形,一個圓形。“導師”介紹說:“圓形的造蛋黃,將蛋黃倒入模具,再倒入混有氯化鈣的水在面上,就會產生一層薄膜,包圍蛋黃就可以定型,留意看,現在變魔術啦!” 只見“導師”將蛋白倒入橢圓形的模具內,加入成了形的蛋黃,再倒上另一層蛋白蓋面,接著放入一碗神仙水,令蛋的最外層產生薄膜,很快蛋形浮現出來。雖然雞蛋模只有半邊,不過一浸入神仙水,在浮力作用下蛋白在模里面晃來晃去,慢慢變成蛋形。至此一只只光脫脫的無殼雞蛋呈現眼前。 接下來到了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包殼”階段。 “導師”以明火煮熔食用石蠟再混入石膏粉攪拌后,將假蛋放入白色溶液內反復轉動,撈出冷卻風干后,完整的有形假雞蛋便新鮮出爐了。隨后,女“導師”還給學員傳授“心得”說:“人造蛋的材料可以在化工原料店買齊,非常方便,不少內地食店會派人來學習,以真假混合的方法做菜,賺取更高利潤。” 為了進一步檢驗假蛋的味道,在等待外殼風干時,記者用無殼制成品做了一頓假蛋餐。首先是煎“荷包蛋”,蛋白雖然出現不少水泡,但像真度十分高,口感跟真蛋竟也相近似,只是略帶堿味。第二道菜是“蒸水蛋”,竟然也是與真雞蛋非常相似。記者還發現,將真假雞蛋混合起來蒸的效果更佳,記者以3只假蛋,1只真蛋混合來蒸,效果更滑,口感及味道更似足真蛋。 看了這位記者的實地學習,不禁讓人既驚嘆又驚心,驚嘆的是造假者的造假術,驚心的是,假雞蛋造得越逼真,給消費者帶來的誤導和危害就越大。 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各位在挑選雞蛋時務必要擦亮你的眼睛哦。今天小編就傳授給大家5個辨別假雞蛋的步驟。 如何辨別人造假雞蛋 有不少人看到雞蛋中的貓膩后大呼要“戒蛋”,這些人的信心雖然可嘉,但不可能實現也不宜提倡,因為雞蛋的營養價值終究無法讓人舍棄。既然不能舍棄,就要擦亮眼睛辨別真偽。 (一)辨別真假柴雞蛋 打開蛋殼鑒別蛋黃顏色,如果蛋黃顏色異常,特別鮮艷,最好不要食用。 (二)辨別真假雞蛋 1.觀色。假雞蛋的蛋殼比真雞蛋的外殼亮一些,但不太明顯。 2.觸摸。用手觸摸時,假雞蛋要比真雞蛋的外殼粗糙一些,也要稍薄一些,有些假雞蛋甚至明顯可以看出人為的痕跡。 3.聽聲。晃動雞蛋,假雞蛋內部有晃動感,這是因為水分從凝固劑中溢出所致,而新鮮的真雞蛋沒有。(放置時間過長而散黃的真雞蛋可能有此狀況,所以要結合其他條件來判斷真偽)。 4.聞味。真雞蛋會有隱隱的腥味,而假雞蛋則會有一股化學藥劑味。 5.觀察內容物。 (1)真雞蛋有氣室,即雞蛋大頭有個小氣泡,而且很自然,而問題蛋則根本沒有氣室; (2)把蛋打在碗里用手感覺,若覺得蛋清較稀,倒在手上蛋清很快就從指縫間滑落,而蛋黃可在手里隨意滾動,那就是假雞蛋。因為真雞蛋蛋清較稠,蛋黃很難與蛋清分離干凈; (3)把雞蛋打在碗里,刺破蛋黃,放置一會兒,如果蛋清和蛋黃相互溶在一起則為假雞蛋,這是蛋黃與蛋清是同質原料制成所致。 是不是貼著“土雞蛋”標簽的雞蛋更安全? 買活雞要“土”的,買雞蛋也照樣要土雞蛋,現在的人關注食品健康安全超過任何一樣東西,于是,在菜場、在超市,各種各樣帶“綠色、土”字的食品仍然暢銷。比如雞蛋,只要扯上個“土”字,馬上身價翻倍。然而經過記者調查發現,貴陽市場上,土雞蛋卻多數不姓“土”。 洋雞蛋貼牌就成土雞蛋 “哪種是土雞蛋,多少錢一斤?”在市區多個農貿市場,只要是買雞蛋的市民都會問這么一句,就為了確定自己買到真的土雞蛋。正在黔靈山菜場買雞蛋的徐奶奶說,自己70多歲了,從年輕時開始吃土雞蛋,那時候沒有什么洋雞蛋說法,現在品種太多了,有時候分不清楚,就只認“土雞蛋”三個字,雖然洋雞蛋便宜,但不喜歡。 “你如果看到有人大籮筐賣‘土雞蛋’,籮筐上還綁著一兩只土雞,那絕對是假的。”做了3年多雞蛋生意的陳師傅說,其實市場上一般的土雞蛋和洋雞蛋根本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真正的土雞蛋由于價格較高,被假冒貨低價搶掉市場,已經很少了,而且真正家養的‘土雞’也很少,都是農民自己養自己吃,很少有拿到市場上賣,市場上怎么還會有這么多土雞蛋賣?”陳師傅一語道破玄機,土雞蛋價格比雜交雞蛋貴,于是不少攤販將洋雞蛋貼牌成土雞蛋,這樣可以比五六元一斤的洋雞蛋貴上一兩元,這才是市場上“土雞蛋”越來越多的原因。 養殖戶解釋:“土洋”雞蛋區別 照這么說,除了價格要高過一頭,市場上一般的土雞蛋就和洋雞蛋完全沒區別? 每天都向五里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送雞蛋的養殖戶羅開亮告訴記者,其實這兩種雞蛋還是有區別的。他說,因為考慮成本、環境等客觀條件,所以即使大養殖場也不可能大規模放養,現在市場上“土洋”雞蛋的區別,僅僅是飼料比例配制方面有差別,比如放養雞,它們吃的飼料里黃包谷的比例占80%,這些雞生的蛋就可以叫土雞蛋,而雜交雞也就是所說的下洋雞蛋的雞,黃包谷配制比例相對較少,因此雞蛋質量會有差別,價格也會不同。 羅開亮坦言,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不負責任養殖戶造假,把一些個頭稍小的洋雞蛋當作土雞蛋賣。 土雞蛋也可能“營養不良” 在新路口賣了10多年雞蛋的朱老板說,換個角度看,雜交雞所吃的飼料是按照科學配方專門配制的,營養豐富,搭配科學,更符合雞生長和產蛋的需要,但土雞自行覓食,見啥吃啥,可能吃綠草有營養,也可能吃疾病的東西,這也是農家養雞蛋個頭小、不均勻的原因,所以不必過于追求吃土雞蛋。 業內人士:營養價值差不多 采訪中,在許多市民看來,“以前”的方式生產出來的食品,更有營養,更加安全,也更加美味,比如雞蛋,絕大多數人都愿意花上更多的錢去購買“土雞蛋”。土洋雞蛋營養價值真的有這么大區別嗎? 從事營養學教學工作多年的貴州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李亞軍認為,從營養學角度方面,不管是土雞蛋還是洋雞蛋,它們的營養價值幾乎沒有差別,市民沒有必要非土雞蛋不買。另外,吃科學配比飼料的雞,營養素含量全面均衡,這些雞產下的蛋,其鐵、鈣、鎂等礦物質元素含量比那些所謂的土雞蛋還好。(圖片來源:PConline攝影部落)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