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材的高與矮,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種族、遺傳、地理氣候條件、生活習慣、衛生條件、營養狀況及傷病和參加體育活動的多少等,這些影響因素,可以分為先天和后天兩大類。 研究表明,孩子身材的高矮,約60%取決于父母的遺傳因素。而按科學的方法撫育孩子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長十幾厘米。這說明先天不足可以后天來彌補。一般說,人到20—25歲就不再長高了,而在這段 年齡之前,供給足夠的營養,即各種兒童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素,可促進孩子的身高增長。 具體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飲食調理: (1)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是兒童生長發育的最佳“建筑材料”,成人每天約需要蛋白質80克,兒童相對需要更高些,不僅要保證蛋白質的數量,還要講究質量。動物性食品,如魚、肉、蛋、奶類所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齊全,營養價值高,應保證供給和需要。大豆的蛋白質也很優良,也應給兒童多吃豆腐和豆類制品。注意飲食的科學搭配,如豆類、花生、蔬菜與動物性食物的搭配,可進一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又可取長補短,增加人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有報道,賴氨酸和核酸與身高有密切關系,上述食物富含賴氨酸和核酸,宜經常給孩子食用。 (2)供給豐富的鈣質: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學齡前兒童每天需要鈣600毫克,小學生需要800毫克,中學生需要1200毫克。如果食物中鈣的供給不足,嬰幼兒就會發生軟骨病,學齡兒童就會長不高。所以,飲食中要注意供給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類、豆類及其制品,芝麻醬、海帶、蝦皮、瓜子仁及綠葉菜等。給幼兒和學齡兒童添加適量鈣質和魚肝油,對增長身高也有好處。此外,提倡孩子多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因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使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3,從而有助于鈣的吸收。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